天津瑞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

询盘

语言

联系我们
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请立即联系!

电解镍催化CO₂高值化:从机理探索到反应器设计

2025-04-24

1. 研究背景

全球年排放CO₂超400亿吨,电催化还原(CO2RR)可将CO₂转化为燃料(如甲烷、乙烯)或化工原料(甲酸、乙醇)。镍因其对*CO中间体的强吸附能力,能促进C-C偶联生成C₂+产物,成为研究热点。

2. 催化机制与材料创新

  • 活性位点争议

    • 金属Ni⁰:主导CO生成(关键中间体);

    • Ni²⁺/Ni³⁺氧化物:促进C-C耦合(Science, 2022证实Ni⁺是乙醇合成的活性中心)。

  • 结构设计

    • 单原子Ni-N₄位点:嵌入氮掺杂碳中,CO选择性>99%(抑制HER竞争反应);

    • 核壳结构:Ni@Cu纳米颗粒中,Cu壳调控*CO覆盖度,乙烯法拉第效率达60%。

3. 系统优化案例

  • 电解质工程

    • 离子液体添加剂:如[BMIM]BF₄可降低C₂H₄生成过电位200 mV;

    • 脉冲电解:周期性切换电位抑制催化剂积碳。

  • 膜电极组装(MEA)

    • 气体扩散电极(GDE)结合Ni-N-C催化剂,电流密度提升至300 mA/cm²(工业级门槛)。

4. 经济性与规模化瓶颈

  • 产物分离成本:液相产物(如乙醇)分离能耗占全流程50%,需开发气相直接生成技术;

  • 催化剂寿命:工业级电流密度(>500 mA/cm²)下,Ni基催化剂易发生相变,需开发稳定化涂层。

5. 未来趋势

  • 耦合可再生能源:风电/光伏供电的波动性适配Ni催化剂的宽电位窗口;

  • 人工智能优化:利用算法预测最佳Ni合金成分与电解液组合。